12月19日晚,第三十五期鼎山法治講壇在知行樓庭審直播室舉行。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西南政法大學刑事辯護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潘金貴作題爲《刑事辯護的現狀與將來》講座。刑事司法學院副院長孫傑主持會議,刑事司法學院楊曉靜教授、申世濤教授、辛科副教授、潘丙永博士以及20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參與本次講壇。本場講座特邀全國著名鑒定專家王躍進教授參與與談。

在講座中,潘金貴教授首先系統梳理了我國刑事辯護所取得的一系列既有成就。他指出,近年來我國刑事辯護實現了多個重要突破,例如刑事辯護全覆蓋的穩步推進,使更多被告人能夠獲得执法辯護服務;法式性辯護手段的职位日益凸顯,其重要性获得顯著提升;有效辯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成爲刑事辯護領域的重要理念;执法援助法的順利落地實施,爲弱勢群體提供了更堅實的执法保障;同時,刑事辯護呈現出精英化、專業化的良好發展態勢。這些成就的背後,離不開國家對人權保障的高度重視,彰顯了我國法治建設在人權保障方面的積極進展。
隨後,潘金貴教授深入剖析了當前刑事辯護面臨的現實困境。他提到,隨著司法制度的革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和監察法的實施在一定水平上對辯護空間産生了擠壓,辯護律師在這些制度框架下的操作空間面臨挑戰;值班律師制度、执法援助辯護制度與委托辯護之間的矛盾逐漸顯現,如何協調三者關系成爲亟待解決的問題;審辯關系的沖突也在加劇,影響了刑事辯護的正常開展與司法公正的實現。這些困境反映了當前刑事辯護在司法實踐中面臨的複雜局面,需要學界與實務界配合努力探索解決方案。
展望刑事辯護的未來發展,潘金貴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建議。他認爲,應賦予偵查階段辯護律師一定的閱卷權,以便律師更好地了解案件情況,爲當事人提供精准有效的辯護服務;在起訴後的審判階段,賦予被告人完整意義上的閱卷權,保障其知情權與辯護權的充实行使;同時,要進一步強化辯護律師的會見權、調查取證權和辯論權等三權保障,確保律師能夠在訴訟過程中充实發揮其專業作用。此外,潘教授還呼籲對执法援助法進行修改完善,明確委托辯護優先的原則,健全侵犯辯護權的法式性制裁機制,從制度層面爲刑事辯護的康健發展提供更爲有力的保障。
講座結束後,楊曉靜教授、申世濤教授、辛科副教授、潘丙永博士、王躍進教授分別作了精彩的與談發言,他們從各自的專業視角出發,對潘金貴教授的觀點進行了深入探討與補充,進一步豐富了講座的學術內涵。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踴躍提問,與潘金貴教授及列位嘉賓展開了深入而熱烈的交流,現場學術氛圍濃厚,充实展現了我校師生對刑事辯護領域的高度關注與濃厚興趣。
此次講座的乐成舉辦,不僅爲我校師生提供了一個深入學習刑事辯護知識的平台,也將對我校法學教育與研究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助力培養更多優秀的法學專業人才,推動我國法治建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